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

關於城中村

在B站彈幕看到這詞的, 是對岸的小朋友看到台北破舊街道的反應:'這是城中村嗎?'

去查了一下, 看了兩本書 : 尋租中國, 從鄉到城, 都不太欣賞, 也不太能解答我的疑問

--城中村是什麼?

--只有中國有城中村嗎? 為什麼? 其它國家鄉村變城市是怎麼變的? 

轉念一想, 看看中國人自己怎麼說, 看知乎吧!

知乎有個討論串 : 为什么珠三角的每个城市都有城中村,长三角的城市比较少?裏面有點東西

1.
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73296245/answer/1131441686 

中国只有农村才允许自建房,所以城中村富裕后才会野蛮生长楼房盖满

城市居民个人普遍是禁止自建房的。解放后大部分居民在体制内工作,房屋被社区管理,市区居民私盖早已得到管控。

一直以来只有农村人才有宅基地上的建房权利,并延续至今。即使开始管控,城中村也常常延续传统不断私建高层超标建筑。

因此传统城区私人建筑相对有序,而城中村则混乱不堪。上海很多里弄的老房子只有两三层,而深圳城中村普遍都是近年来抢建的十几层。

还有一个原因,南方农村更早富裕起来,所以珠三角城中村建房层数也更高。而且南方历史上属于蛮荒偏远之地,管制更松一些。

=====這段算解了我問題之一的一部份============

2. 有人提了廣東的'宗族'力量 --> 所以其它地方能整片拆遷是因為'人民力量不夠' ? 是吧?
--> 難怪台灣城市會讓對岸的小朋友覺得像'城中村'~~

3. 還搜到 weibo 上有人提到來台灣玩, 看見城市裏不時有個'小角落'在建新房, 他覺得'很新奇' 

2024年5月25日 星期六

'中國'幾時變成敏感詞的?

 這幾天五月天事件

陳其邁回應得很不錯, 也許有點狡猾, 但政治人物本來就是負責幹這種事的

某個指標性人物, weibo上小粉紅各種叫囂, FB上各種誇飾........., 有點煩, 小粉紅就算了(人家說不定有錢賺), 牆外的凡人啊, 為什麼要隨牆內政客起舞呢?

今天看到一張截圖, 此人物若干年前也用了類似的詞

喔, 對了, 若干年前, 也沒有很多年前, '中國'在牆外還沒這麼過敏, Youtube 上綜藝都還可以看到各式'我們中國人'的話語 -> 那時應該沒人覺得說話人是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吧? 

對了, 咱們正式國名還叫'中華民國', Republic of CHINA, 是吧? 前幾天才在某大典上確認過了~~

對, 我就是中(華民)國人, 怎麼了?

PS. 我可不是五粉, 他們出道時我都要邁入中年了 =_=|||

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

DeACSM 和 DeDRM 的拼裝貨

 大約是一多年前吧? kobo 書檔放到  kindle 時有個問題, 後來發現是 calibre 的鍋, 決定避開, 先是把 obok.py 拿來改, 直接讀 Windows Kobo 目錄, 解出來
 後來在 pubu 買了幾本書, 下完acsm, 還是只能靠 calibre 轉檔, 發現問題還在, =_=|||

 只好用 DeACSM + DeDRM 拼出一個 getacsm, 直接由 acsm 檔生出 noDRM 的 epub/pdf

 事隔一年, 我完全忘了怎麼拼出來的............., 連 adobe 帳號是用哪個都忘了, 寫一下備忘

1. 先去 calibre 的 plugin 裏, 叫  DeACSM plugin "export Activate data"
    它會生出 activation.xml devicesalt  device.xml 這三個 file

2. 用 DeACSM 的 fullfill 功能, 去跟 adobe 要 epub/pdf (with DRM )

   deacsm 會用到兩個 module : asn1crypto ,oscrypto 直接和 上面那些放進 ACSMInput 目錄, 永遠和 getacsm.py 在一起

3. 要到的 epub/pdf 用 DeDRM 的 ineptepub.py/ineptpdf.py 解開
    ineptepub.py  adobeID.der withDRM.epub noDRM.epub

   adobeID.der 去 calibre 的 plugin 裏, 叫  DeDRM plugin 生 , adobeID.der 也放去 ACSMInput 一起作伴


之前好像是為了'簡化', 把  ineptepub.py/ineptpdf.py 改得我自己都不認識了, .........真沒必要啊~~

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

ubuntu 根目錄使用率 (swapfile and var/cache )

 最近想在一台老電腦裝 ubuntu mate 24.04, 失敗, 因為 disk 要 35G, 靠, 這三小, 想當初第一次裝 ubuntu mate 時只切了 25G 的 partition, =_=|||

然後才發現目前用的22.02的根目錄已經用了 83% !! 48G 的 partition , 為什麼啊? 

先殺了 retropie (實在不用裝在  /opt 的 )

然後發現有個 file 叫 /swapfile, 2G! 殺不掉, 使用中, 查了一下, 發現當初因為 ram 大, 所以沒切個 swap partition ,  結果 install 時就自動生了這個 file , =_= |||

用 gparted 在 HDD 切了一塊 swap , HDD 就可以了, 只是哄一下 ubuntu, 用不到的, 然後改一下 /etc/fstab, 重啟後就可以殺 /swapfile 了

usage 76%

感覺還是很高, 用 ubuntu 24.04 開機, 想用 gparted 加大 22.04 的 root partition, 先備份(雖然 gparted 很可靠) 備份時發現 var/cache 下放了一大堆 deb, 觀察後發現全是安裝過的 deb , 居然會一直留著, 什麼啊 !

感覺應該清掉就不用加大partition, 但反正都做了, 加一點, 加到 64G

重啟後, usage 58%

google 找來清 /var/cache/apt 的方法 : 

sudo apt clean

usage 41%

=_=|||, 太有病了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ubuntu mate 24.04 的 animation 無法全消, tooltip 也是, 然後 firefox install from deb 之後一直有問題, 過一陣子再說吧

Lubuntu 24.04 號稱沒有用 snap, 但還是有啊...................


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

Ubuntu 上製作windows 安裝USB

ubuntu 的老法子 dd, 不行, 執行一半會要你放入 DVD, =_=|||

-------------

google, 多半會要你用 rufus, 我在 Ubuntu 上........
想方設法的借到 windows, 用 rufus 做出來的 usb 卻不能用 (不知為啥)

-----------

再 google, 說 window 自己有個 tool, ........一樣, 我在 Ubuntu 上

------------

再 google, stack overflow 上有人提了一下, 說是直接把 usb format 成 exfat , 然後把 windows iso 的內容全 copy 過去就好, 沒人附合, 我直覺這很瞎, 但試了一下, 在我的i3電腦上居然可以! 但在十幾歲的老電腦上還是不行

-----------

用 "fat windows 10 usb" google, 有新發現
https://learn.microsoft.com/zh-tw/windows-hardware/manufacture/desktop/install-windows-from-a-usb-flash-drive?view=windows-11

windows 真的說 copy 過去就好, 但 format 格式是 fat32, 
iso 裏有個 install.wim 是 5G 啊, fat32 容不下

再仔細讀了之後, 說用 dism 把 install.wim 分割成幾個小的即可
......Ubuntu 沒有 dism, 
google "wim file split on Ubuntu", 找到了, 就叫 wimsplit

切成 install.swm install2.swm 取式 install.wim 

成功!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ps. 第一次 install 時, 很機警的把網路線拔了, 所以 install 很快, 也沒有很嘰歪的要你一定要有個 m$ 帳號才能繼續, 第二次忘了拔, 卡在 m$ 帳號處, 機車!

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

RetroPie on Ubuntu 22.04

之前玩過一下 : https://vk1968.blogspot.com/2021/06/retropie-on-ubuntu-2004.html

裝了 Ubuntu 22.04 之後還沒試過, 用原來在 Ubuntu 20.04 安裝好的 folder 直接 run 
/retropie/supplementary/emulationstation/emulationstation.sh 
不行

乖乖去 RetroPie 官網照著作一遍 (download/compile/install .....很久) -> 還是不行

都是 "We can't find any systems...."

google 了幾個答案都不對, 最後是這個中了  https://raspberrypi.stackexchange.com/questions/45275/emulation-station-set-up

就是說它的 config path 其實是在 ~/.emulationstation, 並不在 /opt/retropie ... 之下
它會去看 ~/.emulationstation/es_systems.cfg , 裏面會寫 ROM 在哪裏, run ubuntu20.04 copy 當然沒有這個 folder, 而官網 install 之後的 cfg 也是空的, 但它在 /etc/emulationstation 裏有一份完整的, 改一下 path 即可 (它寫在 ~/RetroPie/roms)


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

[讀書筆記] 卜正民 -- 忽必列的獵豹

 看他的第一本書很喜歡 : 社群x王朝, 很和我的細節癖

 第二本書就看得翻白眼了: 掙扎的帝國, 還是很多細節, 但有更多, 和史景遷一個毛病 -- 很多人愛但我超級厭惡的毛病, 看得超煩

 最近看到新書廣告, 忽必列的獵豹, 猶豫好久, 還是在雙重打折時買下了

 看完第一部, 外加第二部第一章, 居然還不錯, 還是有些想像似的描述忍不住跳過(如忽必列的獵豹那張圖),腦補太多, 西方人腦補有時頗讓人懷疑, (日本人的腦補更糟, 可能因為日文也有漢字)


第一部元朝: 馬可波羅,黑死病,南洋

二十多年前曾讀過一本翻譯小說, 然後查了些資料, 留下的印象是馬可波羅遊中國此事, 證據太少, 可以直接當幻想小說看, 但這本書提了伊兒汗國, 是新證據嗎? 很有意思, 值得一查

元朝送了個公主去伊兒汗國, 走海路 -- 所以鄭和下西洋不是橫空出世, 更多是大蒙古帝國遺韻? 很有意思的思路

另外想到大馬電影'南巫'裏提到的泉州公主, 原本覺得這完全是無根據的傳說, 現在想來, 可能自有所本, 很多聽起來很瞎的傳說其實都是某些歷史事件的投射

黑死病, 以前想過, 歐洲那麼慘烈, 中國沒有嗎? 中國是文字歷史保存最完整(扭曲?)的地方,有黑死病的話不可能沒有記錄, 但以前搜疾病史/疫史都沒有什麼結果, 書中也只提了'可能', 看來我搜不到結果不是我不會搜^_^, 但他提了現在很熱的DNA+歷史, 這值得觀注

另, '癘'這個字他直接斷為惡瘡, 但不管是現代國語字典還是古代說文解字, 更或是我自己讀筆記小說的印象, '癘'這個字更多時候直指瘟疫